手机版 | 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阅读新闻

深圳市龙岗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

日期:2009年11月24日 | 来源:互联网 |  作者:深圳龙岗律师网 | 字体:

编制单位:深圳市龙岗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

二○○九年九月九日

前  言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的同时,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转型,都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广东省《关于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和深圳《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定》等文件精神,根据龙岗区《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并与《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7-2020)》、《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龙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规划相衔接,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所称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主要包括新闻服务类、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类、广播电影电视服务类、文化艺术服务类、网络文化服务类、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类、工艺美术类、印刷类、文化旅游类、创意设计类、动漫游戏类、数字视听类等产业。

一、发展现状

龙岗区文化产业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发展壮大起来的。凭借着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文化资源,龙岗区着力促进文化和经济的融合与互动,文化产业经历了企业自发形成、政府扶持引导、市场自主运营等发展阶段,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产业集群形成、基地品牌凸显、重大项目崛起的快速提升态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主要特点

——文化产业规模初具、效益凸显、品牌提升、实力增强。

2008年龙岗区全区共有文化经营单位2000多家,全年营业收入203亿多元,从业人员近15万人。主要形成了以下三大拳头产业:

以大芬油画、三联水晶玉石、南岭丝绸、宝福珠宝、龙园观赏石为代表的工艺美术产业迅速崛起。大芬油画村以原创油画及复制艺术品加工为主,被誉为“中国油画第一村”。目前已形成以大芬村为中心,辐射闽、粤、湘、赣及港澳地区的油画产业圈;三联水晶玉石文化村以水晶玉石雕刻为主,是集水晶玉石加工、销售、设计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区;深圳宝福李朗珠宝文化产业园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铂金首饰研发中心、制造中心和交易中心之一;南岭·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以丝绸文化为依托,构筑中国丝绸文化产业的展示、研发和销售平台;中国(深圳·龙园)观赏石基地以打造“华南地区最大奇石基地”为目标,力求建设成集展览、销售、培训和鉴定于一体的观赏石基地。

以中华商务、力嘉、当纳利为代表的现代印刷产业实力增强。经过多年发展,现代印刷业已成为龙岗区最具实力的文化产业项目,几乎囊括印刷行业的所有门类,涌现了中华商务、力嘉、当纳利、鹰达、天时等实力雄厚的大型印刷企业,其中进入中国印刷业“百强企业”的有6家。

以大鹏半岛、客家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加快。近年来,龙岗区积极开发以历史文化、客家文化、山海风光、生态环保等为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魅力凸现的旅游项目和配套设施,以大鹏半岛和客家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休闲旅游业日益兴旺。

——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逐步迈进“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办”的发展道路。

港资、台资和国外资本在文化企业资本结构中占有很大比重,尤其在印刷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工艺美术品制造业等传统优势行业的资本结构中占绝对比重;龙岗区的文化产业园区,无论是大芬油画村、三联水晶玉石文化村等老品牌,还是宝福珠宝文化产业园、南岭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等新园区,都由企业按照市场化模式进行运作。企业主体地位未变,经营资本以私营为主,资源配置以市场为主,营运主体以企业为主,政府不直接介入产业园区的投资和运营,极大地释放了企业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一批具有相当实力和发展潜力的民营文化企业不断成长,成为推动全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二)薄弱环节

由于多种原因,龙岗区文化产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地域失衡、业态失衡、结构失衡等问题,并存在如下薄弱环节需要在下步工作中加以克服和改善:

——体制性障碍有待理顺。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尚

未根本突破,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职能不清、缺乏统一协调等问题依然存在。

——产业规划、建设和管理有待规范。产业发展配套措施不完善,统计指标体系不健全,文化产业缺乏统一规划,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智力成果的研发、孵化和创意设计等高端产业发展不足,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上游原创不足,中游集约化程度不高,下游营销能力不强。

——总量规模仍然偏小。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与成为全区支柱产业还有很大差距。从整体上看,龙岗区文化产业尚处于起步、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

——规模大的国际性知名龙头企业少。除印刷产业外,龙岗区在文化产业领域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很少,据统计,龙岗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也仅仅为293家,国际性龙头企业少,领军企业少。在外商投资结构中,港澳台中小企业多,国际大型跨国文化企业集团少。

——文化与科技结合不够。现有文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文化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核心、关键技术和自主品牌,产业趋同化、产品同质化明显。部分文化企业面临低质量、低附加值产品供应过剩,而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供不应求的结构性矛盾局面。

——市场开发有待加强。文化产业发展多采取“前店后厂”模式,主要作为港台地区的生产基地而存在,文化产品出口市场单一,风险集中。对欧美、日韩市场的开发力度不够。

——投融资服务体系缺失。投融资服务是产业发展的血液和推手,只有资本和“知本”有效结合,才能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三)有利条件

一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广东省也要求深圳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总格局中发挥龙头作用,深圳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并确定把文化产业发展成第四大支柱产业。2009年1月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珠江东岸文化创意产业群和深莞惠都市产业群,2009年5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实施的《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将深圳建设成为国际文化创意中心;2009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要“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可以说,全国上下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将文化产业发展带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机遇期。

二是优良的政策保障。在中央、省、市颁发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系列政策的基础上,龙岗区先后颁布了《中共深圳市龙岗区委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龙岗区经济发展资金(文化产业类)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和《龙岗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暂行办法》,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政策环境。

三是较好的产业基础。全区文化产业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而迅速发展。根据经济普查初步数据统计,2008年,全区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已达203亿元,占全部营业收入比重已达5.0%,

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含教育)已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9.1%。

四是充足的土地储备。龙岗区是深圳市面积最大的行政区,总面积677平方公里,约占全市的35%,全区可供成片开发土地储备比较充足。

五是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咸头岭遗址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鹏所城,是龙岗区最具代表的历史资源;以鹤湖新居、茂盛世居、吉坑世居为代表的客家民居古建筑,以渔民迎亲舞、草龙舞、舞狮舞龙舞麒麟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龙岗区珍贵的人文资源;以凤凰山国家矿山公园、七娘山和大鹏半岛长达133公里美丽海岸线为代表,是龙岗区最典型的山海资源。

六是独有的“大运主场”优势。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主会场在龙岗区,将给龙岗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建设、人文精神建设带来重大机遇。大运中心一场两馆和大运村以及赛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入驻,都将为龙岗区文化运动休闲业及相关衍生产业发展带来依托载体和人才保障。

二、发展目标与战略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深圳市委市政府“文化立市”战略和龙岗区委区政府“文化强区”战略部署,重点将文化、科技、创意、资本四者深度融合,创造产业链最上游的智力成果研发、孵化的良好环境,涵养龙岗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生态。正确处理存量与增量、培育与引进、保护与开发、近期与远期的关系,

打造“知本+资本”的产业高地,培育完善的产业链条。发挥文化产业的核动力作用,带动传统优势产业走“文化+科技”改造之路,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现代高端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努力将龙岗区打造成珠江东岸文化创意产业群的试验区,深港共建国际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先行区,深莞惠都市产业群中的文化产业核心区。    

(二)发展目标

到2011年,力争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50亿元,占全区GDP比重达到7%,年均增长速度为15%,高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力争建立起结构优化、特色鲜明、效益显著、政策体系健全的文化产业运行框架;力争吸引2-3家高端文化创意成果或开发实体(企业)落户龙岗,培育3-5家具有国内知名品牌的重点文化企业,引进3家左右国际性企业落户龙岗;力争立项规划1-2个全国领先的知识密集型文化产业园区,并在大运中心附近建设1个体育文化产业街区,从而使全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超过10个。

到2015年,力争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占全区GDP比重达到9%,年均增长速度为18%,从而使文化产业成为龙岗区的支柱产业,并提高龙岗区文化产业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总格局中的比重;力争吸引3-5家高端文化创意成果或开发实体(企业)落户龙岗,培育5家左右具有国内知名品牌的重点文化企业,引进5-8家国际性企业落户龙岗;力争立项规划3-5个全国领先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园区,从而使全区文化产业园区超过15个。

(三)发展原则

——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结合。依据目前龙岗区的产业优势,着力重点打造高端工艺美术业、现代印刷业、文化旅游业、体育休闲业、文化会展业、创意设计业、动漫游戏业、数字视听业六大领域。改造提升当前具有相对优势的文化行业,以点带面,逐步实现各个文化产业门类整体推进、联动发展,全面繁荣龙岗区文化产业。

——集中发展和区域均衡相结合。适应龙岗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区域性差异,根据不同文化产业门类和不同价值链环节对配套条件的不同要求,结合各区域的实际条件和功能定位,统筹项目布局。既要适当促进产业的相对集中,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培育的产业,又要兼顾区域的均衡,形成产业的错位发展和协调发展格局。

——超前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根据将龙岗区建设成为“平安和谐、生态优美、产业发达、人文荟萃”的现代化新城区的目标定位,立足龙岗区的城市特点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借鉴国际、国内文化产业的普遍发展规律,在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其他相关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对龙岗区文化产业发展进行高起点的超前规划,同时分阶段地制定重点门类的分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出台各项具体配套措施,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市场化的产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产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文化企业自身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政府则在重点发展领域和重点发展片区给予政策与资金的倾斜,引导文化产业发展。对于历史文物资源的开发,采用政府主体投资的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

——开放市场和规范管理相结合。在国家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降低准入门槛,不断开放文化市场。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参与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同时,要通过规范管理,进一步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各种违法经营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形成文化市场竞争有序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发展思路

龙岗区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思路是:抢抓四大机遇、强化三大保障、实现两大结合,紧靠一大抓手。

——抢抓四大机遇。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推进珠三角、粤港澳一体化的机遇;贯彻落实《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推进特区内外一体化的机遇;“大运主场”带来的文化体育休闲产业和大型会展、演艺业发展机遇;深圳打造全球“设计之都”的机遇。

——强化三大保障。组织保障、政策保障、人才保障。

——实现两大结合。实现文化创意与文化科技结合,资本与“知本”结合。

——紧靠一大抓手。通过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含分会场)及龙岗区专业性文化交易博览会的举办,带动龙岗区文化企业及园区扩大规模、提升水平。

(五)发展战略

——产业集聚战略。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建设,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和企业创新能力,实现集约化发展。要加大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内公共技术、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各方有效资源的集约效应。要坚持新建和“三旧”改造相结合,创新产业用地方式,建设“龙岗区文化产业孵化园”、“龙岗区文化产业总部园区”。

——科技引领战略。以科技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大力鼓励自主创新,促进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高度融合,加快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综合运用政策、项目、公共服务平台等多种手段,建立文化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增强深度开发能力、增值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使创意成为龙岗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灵魂;要深度挖掘、依托、吸纳、整合、联动相关产业资源,制定技术融合扶持政策,根据市场需求搭建产业融合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紧密结合和共同发展;要加大现有文化科技类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资助现有的科技企业“以科技为载体、以文化为内容”,开发、生产、销售文化创意产品。

——“外向型”发展战略。打造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出口交易平台,实施积极的“走出去”战略,深化与港澳台地区和国外知名文化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增强文化产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能力,支持和鼓励文化产品出口,走外向型发展之路;探索在香港及海外设立龙岗区文化产业(品)推广中心,帮助大芬油画、南岭丝绸、宝福珠宝等产业园及其他企业的产品拓展国际市场。

——项目带动战略。充分利用文化产业国际转移的契机,积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按照“储备一批、规划一批、建设一批”的滚动发展原则,筹划、论证、筛选、确定好各类重点项目,建立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库。重大项目实行特事特办,甚至“一项一策”,开辟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团、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机构,形成一批优势文化行业和文化品牌,打造一批空间布局合理、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项目。

三、发展重点
(一)高端工艺美术业

突破区划限制,拓宽发展空间,将大芬、南岭、三联、李朗、坂田雅园路作为工艺美术产业带进行规划,力争形成全国最大的集油画、珠宝、水晶玉石、丝绸、工艺品、手工制品及相关衍生品的产业带,并对进驻该产业带的美术与工艺企业实施重点扶持。

充分发挥大芬油画、三联水晶玉石、宝福珠宝、南岭丝绸、龙园观赏石的龙头示范效应,加快推进李朗国际珠宝产业园、龙岗区陶瓷文化产业城(中国瓷谷)、坂田手造文化街、世纪工艺品文化总部基地、求水山珠宝文化产业园、中国酒店用品文化村等重大项目建设。以“国际化、品牌化、集群化、集约化”为目标,重点打造高端工艺美术产业集群,力争形成以工艺美术品创作、生产制造、商贸流通、产品展览、人才交流、技艺培训等为组成部分,多层次、多业态、相互依存、上中下游产业链条完善的产业集群。

巩固提高现有五大园区。加快编制实施《大芬油画村五年发展规划》,支持筹办国际油画博览交易会,力争将其打造成国内最大的专业化国际油画交易展示平台;大力支持并积极争取建立三联水晶玉石毛料集散市场,设立玉石加工保税区;推动

宝福李朗珠宝文化产业园完善铂金珠宝研发设计和展示功能,重点发展与铂金珠宝相关的工业设计业和高端工艺美术业,支持其打造全球最大的铂金珠宝首饰研发中心、制造中心和交易中心;推动南岭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完善丝绸设计制作、科研创新、展示交易、旅游休闲等主要功能,扶持其打造全国乃至世界丝绸与刺绣及其衍生产业的技术研发、学术交流和市场开发的重点区域,打造成中国丝绸产品最新时尚讯息的策源地、全球丝绸创意人才的聚集地和国际丝绸品牌的展示总部;支持龙园观赏石基地兴建深圳奇石馆,力争将该馆建成集展览展示、自然科普教育和文化艺术营地为一体的各省市精品藏石综合馆,成为最具文化特色的旅游新亮点;鼓励将龙园、鹤湖新居、东方国际茶都作为统一片区进行规划,对进驻该片区的相关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力争将其打造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集观赏石、字画、根雕、茶艺、客家旅游工艺品等展示、销售为一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产业片区。

(二)现代印刷业

扶持以横岗街道为中心,辐射平湖街道、龙岗街道、龙城

街道的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产业集群,引导具有先进设备、良好信誉、人才充足的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企业集聚发展,形成品牌效应和聚集效应。支持建立印刷产业园,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

积极发挥中华商务、力嘉、鹰达、天时等现有印刷企业稳定发展的优势,利用高新数字技术,推动印刷产业不断升级。其重点领域包括:发展无版印刷、彩色桌面排版、数字化印刷、多色印刷设备、高档印刷材料等一体化高端印刷产业;稳步发展精装书籍印刷,保持龙岗区印刷业的品牌特色;重点发展大中型印刷企业和拥有核心技术的印刷企业,拓展出版、传媒、创意策划、艺术收藏、装帧设计等相关产业门类,进一步形成以印刷为主线的“文化产业链”,将生产性服务和创意性服务扩展到与印刷相关联的行业。

鼓励龙岗区大型印刷企业集团牵头、多个企业共同参与,建立印刷产业园,提高行业集中度,以实现产业的规模效益和结构效益。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形式,培育一批重点印刷企业,使他们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建立龙岗区印刷公共技术平台,研发、推广印刷业高新技术。扶持建立印刷企业的国际化行业标准体系。

(三)文化旅游休闲业

——大鹏半岛旅游开发

以大鹏半岛为核心,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以大鹏半岛的开发建设为重心,充分利用龙岗区依山傍海、山清水秀的自然资源优势以及历史文物遗迹众多的人文资源优势,加快文化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发展,重点推动传统古村落改造成文化旅游园区(如乡村俱乐部等形式),大力引进大型影视文化产业园项目,重点策划和平利用核能国际论坛、世界古镇镇长论坛,完善核电站旅游项目,积极推进玫瑰海岸婚庆文化产业基地、咸头岭博物馆、合作开发平洲岛、穿梭海上巴士、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等项目。力争把大鹏半岛打造成为吸引国际国内高端度假游的生态型、滨海型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区。

——客家民俗旅游开发

龙岗区具有丰厚客家人文历史底蕴,至今保留了以鹤湖新居、茂盛世居、吉坑世居等为代表的可供保护性开发的客家围屋及鹅公、鹤薮等古村落,并拥有包括客家山歌、舞龙、舞狮、舞麒麟等在内的客家文化遗存,构成了龙岗客家民俗文化产业的丰厚资源。要支持继续办好客家文化节、舞龙比赛、龙舟比赛等民间传统节庆活动,做好客家文化的保护性开发,多层次、多角度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提升旅游景点的文化含量,弘扬本地历史,塑造龙岗区文化旅游的新形象。

——生态观光旅游开发

利用龙岗区众多的农业生态保护园资源,打造集生态保护、旅游观光、创意文化为一体的、具有现代国际水准的生态观光业。开展景色观赏、休闲度假、垂钓、科普教育、动植物欣赏、采摘果实、农家餐饮等丰富多彩的服务和活动,营造回归大自然的全新感受。力争吸引农业生态观光产业上游的、智力成果密集型国际大企业来龙岗区发展核心产业,并附加实现观光、旅游、科普、培训等政府服务性功能,创新生态观光经营模式,让土地资源效益、产出最大化。

(四)体育休闲业

发挥“大运主场”优势,牵头与香港及珠三角各地组成体育联盟,集合各地体育资源和项目优势,建设中国南方体育赛事中心。充分利用大运场馆及配套体育设施,兴建体育文化主题公园。积极引进国际知名体育中介机构,策划和承办具有雄厚群众基础、影响广泛、发展潜力良好的国内外专项体育赛事。利用大运场馆及周边配套项目,联合国家及省市相关部门,举办国家级、省市级大型庆典、节庆活动。依托大运中心,积极引进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建立体育文化产业街区,将其打造成为国际体育品牌设计研发及产品展示中心,体育器械及用品展销专业市场。

依托深圳“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积极发展以健身休闲、体育赛事、竞赛表演为主要内容的特色体育服务业,以体育用品研发、检测与展示为核心的高端体育用品业。推动大鹏下沙帆板、浪骑游艇等基地建设,完善排牙山、七娘山、马峦山等公园体育观光登山旅游基础设施和登山休闲运动设施。配合市相关部门开展大运会品牌策划推广工作,打造以体育文化为主体的国际盛会门户基地品牌。进一步发挥街道在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完善街道和社区文化体育设施。

(五)文化会展业

龙岗区处在珠江三角洲文化会展产业带的核心节点上,具有与“文博会”、“高交会”、“广交会”和各类涉及粤港澳地区文化产业领域的专业性交易博览会相衔接的区位优势。要充分利用广州、深圳现有会展资源,充分发挥龙岗区场馆优势、区位优势,充分盘活龙岗区各特色文化产业园区的场地与行业资源,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办的方式,举办若干文化产业各领域的专业性展示交易博览会。要通过资源整合、市场开拓和品牌创建,形成规模效益明显、分布相对集中、优势互补且配套完善的文化会展业发展环境,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和国外资本特别是国际知名会展企业兴办符合龙岗区文化产业发展方向的文化会展活动。要重点支持举办“国际油画博览交易会”、“丝绸文化交易博览会”、“珠宝文化交易博览会”、“婚庆文化用品交易博览会”等专业展会。  

要加强文化会展业和文化旅游业的互补联动,加强会展旅游软硬件建设,促进会展活动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注重会展活动的旅游延伸,将特色品牌展会打造成为特色旅游产品。

(六)动漫游戏业

正确把握动漫游戏业的性质,抓住二代互联网和移动化的机遇。理顺融资渠道,建立投资基金,鼓励和促进社会资本参与动漫游戏业,对重点动漫游戏企业进行必要扶持。对国产游戏开发运营企业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扶持与资金补贴,建立网络游戏产业共性技术平台。根据网游的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特征,鼓励和促进民间资本进入网游产业,积极引进产业扶持基金或风险基金参与运作。

支持建立深圳(龙岗)动漫创意产业园,大力推动原创动漫设计开发,促进动漫产业链的开发与完善,形成集国际性动漫创意和创造、大型动画制作和展示、动漫衍生产品研发设计和营销出口、动漫人才培训为一体的总部企业中心,并配套建立文化创意和动漫版权交易服务平台、国际性动漫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

(七)创意设计业

围绕深圳建设全球“设计之都”的发展目标,充分利用深圳创意设计业目前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在全国的相对优势,依托房地产业、建筑业和室内装饰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龙岗室内设计业在国内外的地位;依托印刷业、广告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龙岗平面设计业在国内外的地位;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依托,利用珠三角地区全国领先的工业基础,通过设计创新和改进实现新产品开发,以服务制造业的高端工业设计为重点,促进工业设计的大幅提升;大力发展互联网广告业,确保龙岗在信息设计领域的领先地位;继续保持IC及软件设计业的优势。

光电设计是目前国际上新颖的设计门类,也是机会最多的新的增长点,龙岗区要力争2015年前在光电设计领域有重大突破,抢占行业制高点。

(八)数字视听业

立足于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手机广播电视等众多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推动数字技术在影视业上的充分应用。利用全国最高宽带普及率优势,争取到2020年成为全国IPTV产业最领先的地区;在IPTV产业逐渐发展成熟的基础之上,利用低人口年龄结构优势,大力发展手机广播电视;把握好网络视频的发展机遇,正确认识数字高清电视、手机电视、楼宇电视、移动电视、IPTV、“播客”、电子杂志等视听新媒体的作用,引导大众接受新的视听媒体形式和认识到其价值,将视听新媒体作为数字影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稳步发展传统电影电视剧产业,推动传统电影电视剧产业的数字化;以视听新媒体作为龙岗数字影视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加强数字化视频的制作与出品,争当全球数字化视频的内容供应商,力争在龙岗区设立数字影视产业基地;引导民间资本、境外资本向影视业投资,与国外著名视听产业集团合作进行电影院改造,探索与外资联合成立电影公司,共同开发视听节目,大力发展数字影视。

四、空间布局

(一)总体布局

根据《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纲要》及龙岗各相关规划对城市功能的定位,并力求与高新技术产业、工业的空间布局相衔接,龙岗区文化产业空间布局采用“一带、一圈、一走廊”的总体空间格局。

——西部“高端工艺美术产业带”。以布吉街道、南湾街道、坂田街道为重点,平湖街道为战略拓展区,大力发展大芬油画、三联水晶玉石、宝福珠宝、南岭丝绸、坂田手艺、平湖酒店用品为代表的高端工艺美术产业,力争形成全国最大的集油画、珠宝、水晶玉石、丝绸、工艺品、手工制品及相关衍生品的产业带。加快中国饮食文化城的建设开发,并联合求水山公园、石芽岭公园、三联公园,形成集高端工艺美术观光、购物、体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高端工艺美术产业带。

——东部“滨海高端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圈”。以大鹏半岛为核心,以葵涌、大鹏、南澳街道为依托,重点发展以大鹏所城、东山寺、观音山公园、大鹏生态观光高科技农业园、特色古村落(鹅公村、鹤薮村、高岭村等)、七娘山公园为依托的生态观光旅游业;发展以西冲海滩、东冲海滩、金沙湾、浪骑游艇会、七星湾海上运动基地、桔钓沙、南澳渔人码头、世纪海景高尔夫等项目为基础,以大运会海上赛事项目、环岛马拉松自行车越野赛、中国杯帆船赛、“动力深圳”山地越野车赛、海上嘉年华等体育运动项目为依托的滨海运动休闲业;发展以玫瑰海岸婚庆文化产业基地为依托的滨海婚庆文化旅游业。

——中部“以现代印刷业、动漫游戏业、创意设计业和运动休闲业为纽带的核心层产业走廊”。以横岗、龙城、龙岗、坪地街道为主,重点发展以大运中心为核心的大型体育赛事产业、演艺业、会展业和大运文化产业基地、龙岗陶瓷文化产业城(中国瓷谷)、中国大学生创意创业园等重点项目;发展以深圳(龙岗)动漫创意产业园、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坪地高桥系列品牌工业园为依托的动漫游戏业、创意设计业和数字视听业;发展以龙园观赏石基地、鹤湖新居、东方国际茶都、龙城广场、龙岗区文化中心、深圳书城龙岗城为依托的文化旅游业;发展以中华商务、力嘉、当纳利、鹰达为代表的现代印刷业。

(二)规划阶段

——近期建设规划(2009-2011)

根据用地布局的差异,分为集中式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以及非园区式的文化项目。近期具有一定发展基础以及具备启动条件的文化产业园区多采用企业主导的发展模式。其中,属于旧工业区、旧厂房改造的有南岭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深圳(龙岗)动漫创意产业园、龙岗陶瓷文化产业城、大运文化产业基地、世纪工艺品总部基地等;属于旧村改造的有大芬油画村、三联水晶玉石文化村、玫瑰海岸婚庆文化产业基地(短平快项目)、鹤湖新居客家文化产业基地、南澳乡村俱乐部;属于择地新建的园区为宝福珠宝文化产业园、李朗国际珠宝产业园、龙园观赏石基地、中国酒店用品文化村、东方国际茶都、深圳书城龙岗城。积极争取中国文谷(国家级文化产业创意园区)、中国大学生创意创业园等“文化+创意”、“文化+科技”型园区在龙岗落户,并全力以赴加快推进。

以非园区式布局的重点建设项目包括:以中国饮食文化城为核心的鸡公山旅游休闲片区,大鹏半岛滨海高端旅游片区,大运中心运动休闲旅游片区,客家围屋资源等客家文化旅游开发项目。

在人员资金扶持、土地使用、配套服务、税收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在税收、土地规划审批、注册资本、消防验收等硬指标上向上级政府寻求支持,创造高起点的培育环境,设定吸引实力强、技术先进、管理优秀的企业准入门槛,促进新兴文化产业与高科技的密切融合。继续加强滨海旅游、运动休闲等非园区式重点文化项目的建设,完善项目的配套建设,深入挖掘项目文化内涵。在近期,引导印刷业逐步向龙岗区中西部集中,实现集聚式发展。

——远期建设规划(2011-2015)

继续完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运用城市更新指导思想,对现有旧工业区实施“腾笼换鸟”改造,对工业用地进行改造升级和功能置换,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空间。根据《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深圳市工业布局研究与规划》,具备工业区置换改造条件和文化产业发展基础,并且符合文化产业园区布局要求,适宜发展成为新兴或传统文化产业的园区有坂田雅园路、大鹏华凯工业园、王母第一工业区、罗岗银龙汽配城、爱联工业区等旧工业区、旧厂房,布吉上水径、鹏城村、鹅公村、高岭村、鹤薮村等古村落,可采用择地改扩建(新建)的园区有龙岗区文化产业孵化园、龙岗区文化产业总部园区、龙岗区印刷产业园等产业园区。

重点建设的非园区式文化产业项目包括:大鹏半岛滨海旅游片区,南澳航海文化小镇、大运中心运动休闲旅游片区。

支持现代印刷业、动漫游戏业、创意设计业、数字视听业等高端产业,采用多种模式建设产业园区。

五、保障措施与支撑平台

(一)强化三大保障

——组织保障。龙岗区文化产业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全区文化产业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研究部署全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协调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领导小组组长由区委书记担任,常务副组长由区长担任,副组长由其他有关区领导担任,成员由相关职能部门组成,领导小组内设办公室(设在区文产办),办公室主任由区文产办主任兼任。

区文产办作为龙岗区政府主管文化产业的职能部门,负责全区文化产业总体规划编制、政策制定,推动文化产业重大项目的落实。各行业主管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依法加强行业引导、服务和监管职能,形成促进文化产业加速发展的良好氛围和有效合力,确保区委区政府“文化强区”战略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部署落到实处。各街道要由主要领导牵头,并有专人负责文化产业发展工作。

成立由区文产办主管的“龙岗区文化产业协会”,将其打造成为龙岗区政企沟通平台。在主要文化产业经营领域,建立行业协会或社会团体,加强行业自律,支持行业协会或社会团体在规范会员行为、制定行业标准、维护行业权益、组织行业交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成立龙岗区文化产业发展专家顾问委员会,对龙岗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制订、项目发展提供咨询。

——政策保障。要全面贯彻上级有关发展文化产业的各项政策。认真落实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此推动龙岗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要认真领会上级有关发展文化产业的各项政策精神,努力创造条件,采取灵活措施,争取政策支持,争取市级文化产业项目落户龙岗区,争取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龙岗区文化产业项目和企业的投入和资助。

抓好《龙岗区经济发展资金(文化产业类)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龙岗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暂行办法》的落实。对经市、区认定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园区基地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国(深圳)文博会分会场的宣传推广、重大文化产业活动给予专项补贴,对企业展览展销给予补贴,对获得文化领域内各项荣誉给予奖励,对获得国家、省、市资金支持的文化园区基地、文化企业、文化项目进行配套资助,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立项进行简化,对外围配套工程予以扶持,对重点扶持的文化企业给予落户补贴、税收补贴,对重点扶持的文化企业给予贴保、贴息、金融中介杠杆贷款等多种方式扶持,对文化科技创意产品开发的重点环节给予补贴。

——人才保障。鼓励基地产、学、研有机结合,培养文化产业经营人才,由区文产办牵头建立龙岗区文化产业人才库,实施龙岗区文化产业人才培训计划,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办文化产业高端人才培训基地,依托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文化产业技能人才培训学院,扶持建立大芬油画画工培训中心、玉石雕刻培训中心等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

根据《龙岗区关于集聚中高层次人才的若干意见》及配套性文件规定,大力吸引文化产业类中高层次人才。

(二)搭建七大平台

——投融资服务平台。建立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主要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与全球资本对接,吸引VC(风险投资)、PE(战略投资)、银行参与龙岗区文化产业发展;二是扩大龙岗区经济发展资金(文化产业类)的规模,并从中安排专款用于支持金融机构参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三是探索设立龙岗区文化产业贷款担保工作机制;四是构筑龙岗区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五是探索融资上市,辅导成熟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在此基础上,成立专门的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吸纳社会及海外资金,为龙岗区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

——中小文化企业创业孵化平台。参照深圳留学人员(龙岗)创业园的做法,利用“三旧”厂房统租或者回购的方式由政府投资建设龙岗区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园,降低创业成本和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由政府支持设立“共同创作室”,在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视听等重点扶持发展的行业中,为那些具有一定技术但深受资金短缺困扰的中小企业提供长期、系统的扶持。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通过科技计划对文化产业中的共性技术研发进行直接干预,促进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跨越式突破。采用政府牵头、企业界和学术界广泛参与的方式,积极开展共性技术的预测和共性技术开发计划的制定。对基础性强、公共特征明显的共性技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同时引导相关的研究院所、研究型大学以及企业成立合作组织来对共性技术进行研发,加快共性技术的开发速度。积极推进“官产学研”合作研究,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重点扶持技术创新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大企业、大项目建立关键技术研发中心、服务中心和产品检测检验中心,促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成果共享。

——公共信息平台。扶持建立符合国际惯例、反映龙岗区文化产业发展特点和水平的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和滚动调查相结合的统计制度,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加强文化产业形势分析工作,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的监测、预警、预测、统计信息定期发布制度。密切跟踪国际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及时反映最新动态与趋势。广泛集成相关力量,开展对文化产业尤其是高端的内容产业发展规律、不同发展模式的深入研究,建立较为全面的理论体系,为开展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动态、产业政策数据库,为文化产业中的市场主体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降低它们搜索信息的成本。

——版权管理交易服务平台。扶持建立龙岗区文化产业版权交易中心,建立文化产业作品版权登记资助制度,建设版权资源管理系统,作品版权交易系统,促进版权资源的国内与国际贸易,为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视听、新媒体、现代印刷、文化旅游、高端工艺美术等重点行业的发展提供创新、保护、管理和运用服务,积极开展与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发达国家与地区知识产权组织版权资源管理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资产评估平台。扶持建立体现文化产业核心生产要素和市场价值的商标、著作权、核心技术等无形资产的评估平台,探索在重点领域建立起文化产业无形资产评估标准体系,支持资产评估平台运营机构与金融中介机构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为龙岗区文化企业融资、投资、担保提供支持。

——区域合作平台。龙岗区处在“珠江东岸文化创意产业群”和“深港文化产业都市圈”的战略拓展区,处在“深莞惠都市产业群”的核心腹地。要以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深港合作为平台,开展文化产业的跨区域深层次合作,建立深莞惠三地文化产业区域合作平台,推动生产要素的跨地区高效流动和资源的优化整合。

录入:深圳龙岗律师网 | 阅读:
深圳龙岗律师事务所-陈志钧律师介绍
如需咨询法律问题,请到“免费咨询”频道留言,律师约2小时即可回复。如有案件委托,请拨打以下电话。
手机号码:180-8888-6636(陈志钧律师)
咨询邮箱:1201222@qq.com
福田地址:深圳福田区深南大道港中旅大厦22~23楼
龙岗地址:深圳龙岗区龙福路荣超英隆大厦A座12楼